大部分还是看高等教育出版社的书吧,现在大学课本毕竟还是高教的天下,而且相对比较容易搞到。有些学校的专用教材外人要搞到比较麻烦。先看一下大学生物的课程吧,这样才有针对性生物科学专业:动物生物学、植物生物学、微生物学、生物化学、细胞生物学、遗传学、发育生物学、神经生物学、分子生物学、生态学等生物技术专业:微生物学、细胞生物学、遗传学、生物化学、分子生物学、基因工程、细胞工程、微生物工程、生化工程、生物工程下游技术、发酵工程设备等生物工程专业:有机化学、生物化学、微生物学、化工原理、生化工程、生物工艺学、发酵设备这里就个人感觉稍微说几本常见的书动物学:北大出版社的《无脊椎动物学》《脊椎动物学》◎书比较老,但是写得很不错,条理非常清楚,详略得当,感觉比高教的《普通动物学》好一点高教的《动物生理学》◎也是本不错的书,章章节节分得很直观,容易形成知识网络,记起来也比较舒服。书里有很多内容参考自姚泰的医学《生理学》,但看起来比看医大的书轻松。由于书里内容很多讲得也很细,如果你只是业余看的话,建议不要从头看起,像参考资料一样,挑自己想了解得看就行了。植物学:高教的师范院校用《植物学》(分上下两册)◎推荐它的上册,那书写得简直就是个艺术,插图也很棒。但是下册讲分类个人感觉不是很好,比较含糊,重复的也相当多,看了头痛。形态解剖的话完全可以自学,分类的话建议可以的话还是去旁听一下生物系的课,有点感性认识的话效果会好很多。高教的《植物生理学》◎这书可是相当的专业,而且大量涉及有机化学,要看的话先下好决心吧。配合这本书最好要看《生物化学》,有机化学在生物上其实用到的还是很多的。微生物:看看 科学出版社《微生物学》(诸葛健李华钟编)◎微生物上实验很多,有条件的话最好能做做,不行的话,可以稍微看看微生物试验的一些小资料(看看图书馆有没有)。我用的《细胞生物学》《遗传学》这两本书恐怖的不行,厚得能砸死人,要花掉大量时间精力,感觉实用性也不是很高。《普通生物学》,还是看看吧,很多内容还是蛮有用的。
勤能补拙。李恒来到中科院昆明植物所不仅学了植物,还自学了英语和法语。“最开始我没有搞植物分类学,而是从事生态研究。从1973年开始接触天南星科植物,虽然不是自己的主动选择,但凡是工作,我都喜欢。”
李恒没有用专业术语向记者解释天南星科,而是从平时常见的绿萝、红掌、龟背竹、芋头、魔芋为例,讲述了天南星科植物的特性,比如天南星科植物叶片较大,并且多乳汁,比较难于压制成标本。
正因如此,李恒的主要工作地点不在实验室,而在野外。“虽然出差是一件艰辛的事情,但付出才会有收获。”李恒说,“即使没有获得‘H. W. Schott奖’,对所从事的天南星科植物分类工作,已经让我享受到了满满的认同感。”
为天南星科建户
2009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颁给了《中国植物志》的编研团队,李恒参与其中的天南星科编研工作。
《中国植物志》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植物志,由中国四代科学家耗时45年完成,编研工作基于大规模的野外考察和标本采集。
“这是一本植物界的户口本。”李恒告诉记者,不同于人的户口本,在《中国植物志》中不仅有植物的介绍,还附有命名人的名字。“H. W. Schott奖”也是为表彰李恒在天南星科植物的研究和保护领域所获得的成就。
“中国野生的天南星科植物共有180多种,其中近150种是中国特有的,比较集中生长在海南和云南。”缘毛南星是李恒第一个发现的比较重要的物种,随后这样的发现便“一发不可收拾”。
1973年之前,虽然像芋头、魔芋这类天南星科植物就已经存在,但还没有完全被分类,有些属种甚至没有名字。“我花了3~4年时间,发现了38种天南星科植物,并且为其命名。”
最初并不是为了研究天南星科植物的价值,但随着科研工作的深入,李恒带领学生对魔芋属种作出了推动工作。
魔芋又称魔芋葡萄甘露聚糖,不含热量、有饱腹感,能减少和延缓葡萄糖的吸收,抑制脂肪酸的合成,具有减脂瘦身作用,同时还有助于通便、降血糖、降血脂和抗脂肪肝作用。
李恒发现并命名了多个魔芋新种,并于1998年在《云南植物研究》上发表文章《中国魔芋属的分类问题》,对《中国植物志》第十三卷第二分册(1979)的中国产魔芋种作了较大幅度的修订。根据修订,我国有魔芋已知种21个,其中9个为中国特有。
2013年,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魔芋原料生产国,集种植业、初加工、精深加工为一体,年产值约300亿元。李恒指出:“从最初的分类研究开始,魔芋产业正在成熟。” 上一页 0 /3 下一页
评论列表(3条)
我是05号的签约作者“铁艺馨”
本文概览:大部分还是看高等教育出版社的书吧,现在大学课本毕竟还是高教的天下,而且相对比较容易搞到。有些学校的专用教材外人要搞到比较麻烦。先看一下大学生物的课程吧,这样才有针对性生物科学专...
文章不错《怎么自学生物》内容很有帮助